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党建引领促进就业 武定县党建引领助力乡村就业带动群众增收 党建引领促进工作

  近年来,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以党建为引领,积极探索并推广“家门口的务工车间”模式,全面推动乡村振兴,帮助广大农民实现增收致富,提升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进步的动力。

  武定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在“家门口的务工车间”建设中的引领影响,深入到各村民小组开展劳动力就业排查,健全动态信息台账。通过“四级网格员就业先锋服务队”的建设,党组织不仅主动上门为农民送政策、送岗位、送服务,还激发了群众参与热诚与企业投资积极性。

  在猫街镇,“家门口的务工车间”已经成为了农民就业的新选择。武定县猫街镇副镇长申翠玲说:“家门口就业我们主要依托产业的进步,一个是小葱种植,通过企业提供务工岗位,我们还建立了快乐里洗葱厂。另一个是武定壮鸡的养殖,养殖模式更加灵活,参与的群众也很多。”臻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文说:“我们通过‘带养’和‘寄养’两种模式,进步壮鸡养殖。”在“带养”模式下,企业以优惠价格6元/只提供鸡苗给农户,并全程提供技术支持,签订回购协议,确保农户养殖无忧。而“寄养”模式更为贴心,企业无偿提供鸡苗,负责饲料、防疫和技术指导,销售后还支付农户每月每只一元的代养工资。目前,在臻骥农业的带动下,武定县已有4355户农户参与养殖,公司“武定鸡”存笼量达18万只。申翠玲介绍,通过党组织的协调和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,农民不仅能在家门口职业,还能通过务工岗位增加收入,实现了双重增收。

  为了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,武定县建立了完整的劳动力资源库、岗位需求资源库和招商项目资源库。通过对全县劳动力的全面摸排,精准掌握未就业人员数量、缘故和梦想,形成了动态更新的数据支持。全县共排查出8.13万名劳动力信息,其中4.92万人在本乡镇内就地就近务工,确保了各项就业政策能够更为精准地对接到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。

  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,武定县加强建设县、乡、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,搭建了县级、乡镇和村级的立体服务网络。县级平台统筹资源,精准匹配企业岗位,乡镇平台聚焦本土需求,村级平台则贴近民众,将就业服务延伸到每一个家庭。特别是村级“就业服务站”与“15分钟就业服务圈”的构建,让务工信息、政策服务真正进入到千家万户。在推动就业的经过中,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职业,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县内落地生根,建立“家门口的务工车间”。全县已储备85个招商项目,为群众提供了1800个就业岗位。同时,县政府还通过政策支持,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开展项目,带动更多乡村居民实现就地就业。通过盘活闲置资产,建设一批“家门口的务工车间”,通过招商引资引导企业将车间建到乡村,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难题,还提供了更多灵活就业机会。顺带提一嘴,县里还着力对现有企业进行提质扩容,确保每一个劳动力都能参与到当地的产业进步中,为全县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。

  截至目前,武定县已建成30个“家门口的务工车间”,带动2168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。通过党建引领,务工车间与当地企业的对接,形成了“车间建在村头、就业送到门口、增收落在手头”的良好局面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  云南网记者段晓宇

来源:云南网